輸送帶生產廠家制件數據測量的科學把控
在橡膠輸送帶生產工藝中影響壓片操作與綜合質量的因素主要有輥溫、輥速、膠料配方特性與含膠率、可塑度大小等,通過提高壓延溫度可降低半成品收縮率,皮帶膠片表面光滑,但若過高容易產生氣泡和焦燒現象,輥溫過低膠料流動性差,壓延半成品表面粗糙,收縮率增大,輥溫應依生膠品種和配方特性、膠料可塑度大小及含膠率高低而定,通常是配方含膠率較高、膠料可塑度較低或彈性較高者,壓延輥溫宜適當提高,反之則相反。另外為了便于橡膠帶膠料在各個輥筒間順利轉移,還必須使各輥筒間保持適當的溫差,如天然膠易包熱輥,膠片由一個輥筒向另一輥筒轉移時,另一輥筒溫度應適當提高些,合成橡膠則正好相反,輥筒間的溫差范圍一般為5-10℃,橡膠輸送帶膠料的可塑度大,壓延流動性好,半成品收縮率低,表面光滑,但可塑度過大又容易產生粘輥現象,影響操作。
丁腈橡膠壓片的最大問題是收縮劇烈和表面粗糙,故很難壓延,但適當調整膠料配方,延長熱煉時間,仍可保證順利操作,配方應多用軟質炭黑,如半補強或熱裂法爐黑100份,亦可配用活性碳酸鈣等,并要同時添加50份左右的增塑劑,輥溫應比天然橡膠低10℃,且中輥溫度要低于上輥,有的技術文獻推薦溫度范圍為:上輥60-75℃、中輥35-50℃、下輥50-60℃,遇到傳送皮帶膠料粘輥時將輥溫適當提高,可減小粘輥的傾向。而氟橡膠熱煉溫度應在40-50℃,其傳送帶膠片的厚度為2-3mm,采用高溫壓延,下輥冷卻的方式進行。聚硫橡膠應采用低溫壓延,適宜的溫度范圍為:上輥45℃,中輥40℃,下輥室溫,膠片厚度不得超過0.8mm,壓延速度進行恒定。
上一篇: 輸送帶行業穩定的需求支撐
下一篇: 尼龍輸送帶的介紹